尊敬的各位领导,同事们:
上午好,我是地研海洋中心李稳。很荣幸在这里与大家进行事迹交流分享,能够获此殊荣,离不开领导的栽培与肯定,也离不开同事的帮助与指导,衷心感谢一直以来大家所给予的鼓励和支持!
今天我的演讲题目是《求真务实,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
一、初出茅庐,实践出真知,做敢于追梦的新知识女性
本人2013年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进入天津华北地质勘查局原天津市海洋地质勘查中心工作。七年求学生涯,“艰苦朴素 求真务实”的校训根植于心。但是单位不同于学校,见识到工作的庞杂多样,心生迷茫、无从下手,方知理论到工作实践的鸿沟,也找到了自己努力的方向。离开了校园,“学习”仍是首要任务,不仅是学习与工作相关的专业知识和工作手段;更要学习的是前辈同事们有条不紊、谨慎又果敢的工作状态,尽快转变学生思维融入项目运转的大“机器”。
基于研究生专业,我主要负责有孔虫、介形类等微体生物样品鉴定分析,开展区域地层结构和沉积环境演变研究等海洋地质、基础地质调查工作。参与了多项海域和陆域地质调查项目,特别是在天津市原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矿产资源补偿费地质项目“天津市滨海新区近海海洋地质环境调查与评价”中作为主要技术人员充分发挥专业擅长,起到了决定性作用。该项目荣获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成果对提升天津市海洋环境地质研究水平具有重要促进作用,为海洋开发利用与保护工作提供了重要地学依据。
二、顺时而动,突破转型关,做干事创业的新奋斗女性
2016年,为响应国家可持续发展要求,开始涉足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的相关调查研究工作。从海洋地质到生态环境,无论是思考分析方式还是报告编制模式都不同以往。为了弥补专业知识的跨度差距,并保证项目内业分析评价与报告编制的顺利完成,我只身前往武汉与行业专家进行了数月的研究探讨。边干边学,最终顺利完成了全国地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与监测预警项目“秦岭资源型典型地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试点”项目的技术攻关,解决了“卡脖子”技术难题。突破了专业局限,创新性地构建了资源再生型地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指标体系,项目成果获得了中国地质调查局领导和专家高度认可。后续作为项目负责带领团队申立、承揽多项承载能力评价类科研项目,开辟单位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为地方资源环境保护开发和空间规划保驾护航。
三、迎难而上,不轻言妥协,做勇担使命的新建设女性
2019年海岸带生态修复工作渐兴,我作为技术负责开始参与“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葫芦岛市芷锚湾岸线生态修复》项目,完成工程前地质环境、海洋环境调查评价工作。该项目专业涵盖面广、技术要求高、工期紧,且存在较大施工难度。标书编制重担压来,我深知顺利中标对于单位打开海洋生态环境修复市场至关重要,一定要兼顾技术方案科学、操作方法标准、工期安排合理、应答条目完善。但与此同时,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奖的申报工作也在同步展开。两者相权,却是难分伯仲,那么就需要将工作进行更加细致合理的安排,牢牢把握二者的推进节奏。我到如今也清楚的记得,报奖项目成果评价当天,在第一个完成汇报后急匆匆地回到座位继续标书的编制;无数个加班的夜晚,想着再多写一点、再检查修改一遍,不知不觉就听到了清晨的鸟鸣。令人欣喜的是,《葫芦岛市芷锚湾岸线生态修复多项调查》项目成功中标,《南港填海造陆区地质环境承载力调查评价》项目也顺利获得了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奖荣誉。我庆幸自己面对巍峨的险峰没有轻言放弃、没有轻言妥协,在领导的信任下、在同事们的团结下、在亲人的关切下,一步一步终得硕果。
四、踔厉前行,奋进新时代,做传承精神的新时代女性
从走入地质大学至今,已然16个年头,我时常为自己身为一名地质工作者而感到光荣,更为如今能够为华勘局民生地质产业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而感到自豪。参加工作以来,主持或参与各类项目实施30余项,包括科技研发类项目负责实施、国家重点专项与地方公益类项目成果研发推广;发表学术论文8篇,其中第一作者3篇,SCI 1篇;作为前三发明人完成专利及软著7项。但工作越做,越发现自己的渺小与不足。“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时代洪流滚滚向前,身处事业发展的宏大机器中,谁都不能掉链子。那么我作为一颗小小“螺丝钉”,不能生锈更不能卡壳,要不断丰富和强化自身本领,求真务实、笃学践行,拧在哪里,就在哪里闪闪发光,紧跟新时代发展步伐,继续为“两力”新华勘建设贡献女性智慧和力量。
最后,值此佳节之际,祝愿各位节日快乐、工作顺利!也祝愿华勘在二十大开局之年,扬帆起航,再创佳绩!感谢大家的聆听!